0754-88368363
      
  • 汕头市爱家心理研究所 欢迎您! 咨询热线:0754-88368363! 

北京《生命时报》7月8日发马老师文章

作者:心理咨询师马健文

文章名:别剥夺他人被爱的权利(影视剧里的心理学)

作者:汕头爱家心理咨询研究所 马健文

20140828111739_432.jpg

       当今社会,离婚家庭越来越多,孩子抚养权争夺战时有上演。最近的热播剧《生活启示录》中就有类似的情节:女主角于小强因前夫出轨以及腹中胎儿身份被怀疑等原因离婚,随后与男主角鲍家明相遇相知,结为连理。后来,孩子终于被证实是前夫的骨肉,后者开始争取探视权、抚养权。鲍家明却认为,他们的所作所为不配探视孩子,并百般阻挠。



       看过本片的观众多数会赞同家明的做法,觉得很解气,但我们都忽略了,孩子生来就有接受生父疼爱的权利。从发展心理学角度看,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逐渐形成关于自我的意识,其中包括血缘、身份的认识,而自我意识对一个人的人格形成和心理健康非常重要。继父固然可以扮演好“生活中的父亲”这一角色,但剥夺了生父探视孩子的权利,等孩子知道实情后,就会对自我的认识感到混乱。这种混乱表现在与周围人关系的冲突上,比如难以接受陌生的生父,对继父产生情感隔阂,埋怨母亲及周围人隐瞒实情等。



       当然,随着剧情发展,家明逐渐认识到自己的自私和认识偏差,开始妥协,让孩子得到了生父和奶奶的爱。这不仅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产生积极影响,家明自己的思想也越发成熟,内心获得一份坦然和宽容。



       我们总认为自己的爱更完美,因此以爱之名否定其他人,甚至剥夺他人得到爱的权利。比如婆媳关系,两个女人都想对这个男人好,也希望自己得到这个男人更多的爱,于是争来斗去,两败俱伤。若能想到,对方的存在是多了一个人对自己所爱的男人好,而这个男人也可以同时给妈妈和媳妇不同而独特的爱,何必总要比大小?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爱,人与人的关系会变得简单而美好。



更详尽信息请查阅“人民网”:http://paper.people.com.cn/smsb/html/2014-07/08/content_1449489.htm





文章分类: 生命时报心理专栏
文章列表
文章附图

理事长、主任心理咨询师
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注册心理咨询师,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,广东省心理学会理事、临床心理与督导委员会常务委员,广东省汕头市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。

文章附图

主任心理咨询师
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,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硕士,中国心理学会会员,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考评员,汕头大学学生职业导师。

文章附图

心理咨询师
南方医科大学心理学硕士,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。目前就职于某公立心理科,从事心理咨询与心理评估工作。

文章附图

EAP特约专家、特约心理咨询师
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心理学教授、博士,博士生导师、心理健康中心主任。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系统(CPS)心理督导师,精神科医生。

服务热线:
0754-88368363
联系地址汕头市龙湖区天山路80号东江花园综合楼(现称智造云谷)A、B幢及连体1号楼410号房间

汕头市爱家心理研究所


tel:0754-88368363

QQ:2402623014

邮箱:stxljk@foxmail.com
微信公众号:ajxldyh

微信预约号:13353095184









乘车路线
42/43/44/61/101/102路公交路线到达博德眼科医院站
再步行3分钟左右即可到达爱家心理研究所

地址:汕头市龙湖区天山路80号东江花园综合楼(现称智造云谷)A、B幢及连体1号楼410号房间

友情链接:
keywords:汕头心理咨询 专业心理咨询